现如今,随着人们对蜜蜂授粉的作用越来越了解,蜜蜂大棚授粉相较以前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普及。就目前来说,常见的用于大棚授粉的蜂种主要是熊蜂、中蜂、意蜂三种,从授粉的效果来说,最好的是熊蜂、其次是中蜂,意蜂比较差。
一、大棚授粉环境对蜂群的影响
大棚内蜜蜂在为果蔬授粉的特定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主要有以 下2个方面。
一是毒物影响。毒物会引起蜜蜂急性或慢性中毒,造成蜜蜂中毒 有4种作用方式:接触作用是药物通过蜜蜂的体壁而被吸收到体内导致中毒;胃毒作用是蜜蜂在吸取食物时将药物食下,药物通过消化管 道吸收中毒;熏蒸作用是熏蒸剂经由气孔或呼吸系统被吸收导致中毒;内吸作用是农药被植物吸收以后扩散到花蜜或花粉里,当蜜蜂吸 食此种蜜粉后引起中毒。
(1) 试验表明对蜜蜂的接触毒性,氟硅唑为高毒,丙环唑和咪鲜胺为中毒,丙森锌、苯醚甲环唑、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氟菌唑、武夷菌素和三环唑为低毒;
(2) 对蜜蜂的经口毒性,丙环唑和抑霉唑为中毒;咪鲜胺、丙森锌、苯醚甲环唑、石硫合剂、甲基硫菌灵、烯酰吗啉、氟菌唑、三环唑、春雷霉素、代森锰锌、腐霉利、嘧霉胺和烯唑醇为低毒。
因此应禁止在蜜蜂活动区域使用高毒杀菌剂氟硅唑,慎重选择中等毒性杀菌剂丙环唑、咪鲜胺和抑霉唑,尽量选择对蜜蜂低毒杀菌剂,以保护蜜蜂的安全。
预防大棚内蜜蜂中毒的主要措施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 药物;严格按照防治有效的最低剂量使用;严格遵守药物的配比及操 作规程;制订严格的施药计划,并按用药计划对蜂群采取相应的管理 措施,以保护蜜蜂,提高授粉效果。
二是大棚内小气候的影响。果蔬大棚内的环境特点是高温高湿。 在这种环境下,可引起蜜蜂生理机能紊乱,发育不良,蜜蜂孵化后,不能飞行,有的蜜蜂还会出现麻痹现象,在大棚前沿底边及蜂箱周围爬行直至死亡。因此,在有利于大棚果蔬最佳生长的条件下,亦要考虑到蜜蜂适宜生存的环境条件,及时开启通风口,调节大棚内的温湿度,创造作物和蜜蜂共生的良好环境。
二、施药期大棚内蜂群的管理
蜂群放置地点:按用药计划,提前选择安静、黑暗处安置蜂群。选择在无药的空房内,关闭门窗,避光,保持室内黑暗;若选择在大棚内的缓冲间放置蜂群,应保持室内黑暗、干燥,蜂箱可用黑色塑料布包裹避光。
蜂群放置方法:距地面5厘米处放置蜂箱,防潮湿;去掉覆布,关闭巢门;要保持空气流通,尤其需要包裹蜂箱时,一定要检查透气 通风情况。
蜂群放置时间:施药期间,蜂群在授粉棚外放置,一般为3天,如遇特殊情况最多可放置7天。施药期多数为 3天,有时因棚内病害严重,一次施药不能达到理想效果,需二次补充施药,因而可延长一周放置。
再次入棚前的准备:棚内施药后,入棚前要先认真检查棚内通风 情况,有无药物残留气味,若药味较重,应继续通风一天。处理好用 药后的包装,再将蜂群搬入原址,密切观察。
注意:蜂群在施药期间,若搬入其他未用药的果蔬棚内,因为蜜蜂改变了原位置、方向,蜜蜂仍要飞回原地,出巢后易出现大量采集蜂撞击棚膜的现象,直至撞膜蜜蜂能量消耗殆尽,掉落地面,疲劳而死。采集蜂死亡率有时甚至达到 85% 以上,按这种方法管理,棚内经过3~4次施药后,蜜蜂搬出搬入,群势将急剧下降,有的蜂群几乎全部覆没。这时可关闭巢门,在黑暗、安静处放置,不影响蜂群正常生活秩序,蜂王产卵、群内哺育正常。放回原址开巢门后,撞击棚膜的蜜蜂较少,采集蜂出勤正常,蜂群损失较少,群势稳定。
总结:蜜蜂为温室大棚果蔬授粉,施药期间除科学、合理用药外,还要保证蜂群放置处的安静、黑暗,同时关闭巢门较为理想。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