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年前的水稻6000年前的古城考古证据指出炎帝或发源于此

  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

  分子人类学古人类传播图

  在我国第一部信史《史记》里,司马迁提到了炎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史记 五帝本纪》

  轩辕,就是我们熟悉的黄帝。

  我们从《史记》里可以看出的是:

  黄帝崛起的时候,神农氏已经统治这个世界很多年了,所以才有神农氏世衰”的说法。再者,神农氏就是炎帝无疑。

  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国语 晋语》

  春秋鲁国史官左丘明

  我们知道,《国语》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他是和孔子同时期的鲁国人,著有解说《春秋》的《左传》,还著有记载西周中期到春秋时期的八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国语》。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报任安书》(司马迁)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但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卒于前479年。据说左丘明的年纪比他稍微大一点,应该也是这时候的人。

  也就是说,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就已经有炎黄二帝为兄弟的说法了。

  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8000年前的水稻,6000年前的古城,考古证据指出炎帝或发源于此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移交天下。《周易.系辞下》

  8000年前的水稻,6000年前的古城,考古证据指出炎帝或发源于此

  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戊》

  炎黄二帝

  《左传》的作者也是左丘明,《周易 系辞》据说是孔子所做,也有人认为它是战国早期孔子门人总结孔子言论而作。《管子》的作者是管仲,管仲生于公元前723年,卒于前645年,他比孔子大170多岁,也有人说《管子》著于战国时代,主要言论来自管仲。

  不管何种说法,炎帝神农氏,早在东周时代的春秋战国时期,早已经为思想界所熟知,这是无疑的。近年来出土的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时代楚国竹简(上博楚简)证明了这一点:

  尊卢氏、赫胥氏、乔结氏、仓颉氏、轩辕氏、神农氏、祝融氏、垆运氏之有天下也,皆不授其子而授贤。《上博楚简.容成氏》

  上博收藏的战国楚简

  好了,搞清楚了炎帝神农氏并非后世虚构,而是早在周代就为思想界所熟知的事情,接下来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

  由于炎帝对于中华文明的重要性,全国人民都想把炎帝拉到自己家乡的心理,我们可以理解。炎帝陵,就是炎帝的陵墓。炎帝陵的所在地,对于认证炎帝是哪里人,当然是最好的证据。

  高平炎帝陵风光

  第一座,湖南炎陵县炎帝陵。

  湖南的炎帝陵,位于炎陵县城西17公里处的鹿原陂。最早关于炎帝葬在此地的记载,来自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

  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

  茶陵,是湖南省株洲市的下辖县。和炎陵县接壤。

  株洲,和长沙接壤,是火车拉来的新兴城市,其地本属于古长沙国。所以,文献说的炎帝葬长沙,炎帝葬茶陵就是今天的株洲炎陵。

  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陵墓被夷为平地。唐代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五年在陵前建庙,宋代祭祀炎帝均在此地。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炎帝也一直在此地。

  由此可见,长沙炎帝陵自西汉以来,就被朝廷公认为炎帝葬地。西晋皇甫谧所言炎帝葬长沙的说法,很有可能是因为西汉以来长沙就有炎帝陵的缘故。

  湖南炎陵县炎帝陵

  第二座,陕西宝鸡炎帝陵。

  其后百馀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史记封禅书》

  我们来看看秦灵公是谁。

  秦灵公是秦献公之父,死于公元前415年。此时的秦国偏安一隅,只是战国初期一个弱国,国都雍城就在宝鸡市凤翔县南。

  由此看来,秦公在国都祭祀炎黄二帝极为正常。这事并不能作为炎帝陵就应该在宝鸡的证据。只能说明,秦人自认炎黄二帝为自己的先祖。

  陕西宝鸡炎帝陵

  炎帝之所以被认为是宝鸡人的证据,来自姜水。

  姜水,就是《国语》中所说的姜水,也就是炎帝起家的河流。据说是陕西宝鸡市渭水之南的清姜河(原名清涧水)。清姜河就是姜水的说法,最初来自明代天顺五年(1461年)李贤等人所撰《大明一统志》。

  ”姜氏城,在宝鸡县南七里,城南有姜水。《大明一统志 第三十四卷-凤翔府·古迹》

  后来明代文献多沿用此说,此地因此成了炎帝故里。

  〔姜氏城〕昔传炎帝、 周姜诞于此”《宝鸡县志》(明万历三十六年版)

  更早的关于姜水的记载就不见了。

  仰韶文化陶鹰尊

  《帝王世纪》云: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

  炎帝为姜姓,长于姜水应当没有大问题,但这个姜水是否就是宝鸡的清姜河,这就不好说了。毕竟,直到明代,才有人著文认为姜水在宝鸡县。并且,当时已经说明,炎帝诞生于此乃是传说,并无实际证据。

  第三座,山西高平炎帝陵。

  高平炎帝陵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城东北17公里处的庄里村,俗称”皇坟”。陵后有庙,谓之五谷庙。

  高平炎帝陵

  此地的炎帝行宫有一座明成化十一年的碑文,名为《重修炎帝行宫碑》。碑中记载:”神农炎帝行宫,盘基在故关里村前,肇基太古,无文考验,祠在换马村东南,见存坟冢,木栏绕护。。。”

  明嘉靖年间《续修炎帝后妃像增制暖宫记 》碑文记载 :”炎帝神农氏陵庙,历代相传,载在祀典,其形势嵯峨,林木深阻久矣,吾邑封内之胜迹。”

  明郑藩朱载育在《羊头山新记》一文中写道:”山之东南曰故关村。。。有古冢,垣址东西广六十步,南北袤百步,松柏茂密,相传为炎帝陵,有石栏石柱存焉,盖金元物也。”

  朱载育是明代藩王郑王世子,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他辞去郑王爵位,隐居著述。据他所言,则高平炎帝陵早在金元时期就存在了。

  这事蹊跷得很。

  唐天授二年(691年)六龙碑《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记载:此山炎帝之所居也。。。于是创制耒耜,始兴稼穑。。。人钦圣德,号曰神农。播生嘉谷,柱出兹山矣。

  唐六龙碑《泽州高平县羊头山清化寺碑》

  唐代乾祐三年的敦煌写本《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也记载:神农姓姜,上党人。。。神农为人历涉七十二 山,口尝百姓草,望得甘美者,与百姓食之。或值毒草者即死,唇口破坏,一日之中,百死百生,后至上党牛头山神石峪侧,遂得嘉禾,一株九穗,尝之甚 美,教人种之。。。

  说实话,在几个月前,笔者还确信炎帝应该是陕西宝鸡人氏。原因在于:

  陕西宝鸡乃仰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仰韶文化乃龙山文化之鼻祖。龙山文化则诞生了尧舜禹和夏朝。

  山西高平炎帝陵

  但随着对上古史研究的深入进行,笔者发现了不少疑点:

  第一,炎帝的炎,乃火热之意。再者,炎帝居于南方。

  《帝王世纪》写得很明白:神农氏,姜姓也。。。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承木,位在南方,主夏,故谓之炎帝。都于陈,作五弦之琴,凡八世,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揄网。

  炎帝神农氏

  第二,炎帝发明了耒耜,创造了原始农业。

  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耒耜来自浙江的河姆渡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而山西高平唐碑的嘉谷说的可能是是小米,也可以说是稻谷,但唐本敦煌写经《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说的嘉禾,一株九穗则应该是水稻。

  西安半坡遗址发现的粟,距今大约6000年左右。所以,无论如何,以目前已经发现的证据来看,不论神农氏最早种植的是粟还是水稻,都不太可能源自陕西。

  河姆渡出土的骨耒耜

  第三,炎帝被后世称为帝,则应该已经步入文明的门槛。

  城头山古城城墙

  城头山遗址,位于湖南澧县车溪乡南岳村,直线距离长沙约200公里,占地18.7公顷(280.5亩),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

  湖南澧县城头山建城模型

  大约在6500年前,人们开始在城头山掘壕沟。大约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这里开始筑城墙。

  城头山古城略呈圆形,城垣外圆直径340米,内圆直径325米,城外有壕沟,围壕长1000多米,宽10米、深3—4米。而著名的距今6800-6300年的西安半坡遗址面积仅5万平米,壕沟宽为6-8米,比城头山小得多,且没有城墙。

  城头山遗址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湖南的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9000-7600年(社科院),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这里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以上的人工种植水稻。

  彭头山文化最富特色的器座影响了大半个中国,该器物向北可至山东,东至浙江,西至云南,南至两广,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段均存在该器物,最早都可追溯至彭头山文化。《南蛮向化还是夷夏相融——考古解开远古湖南的华夏密码》(社科院讲座2022年第六讲)

  彭头山文化是大溪文化(距今6500-5300年)的前身,澧县城头山古城是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距今4600-4000年)时期的古城,城墙始建于6000年前的大溪文化一期。这里已发现的三块水稻田,距今已经有6500年历史。

  彭头山遗址距离大溪文化城头山遗址,直线距离仅2公里。这点说明:

  社科院史前遗址分布图

  河姆渡文化的耒耜都是骨头制作的,距今7000年,而神农氏发明的耒耜则为木制,无法在土壤中保存。城头山没有发现耒耜极为正常。考虑到种植水稻技术的传承,耒耜最早可能起源于湖南。

  史料记载,神农氏发明了耒耜,叫人民种植嘉禾,并被后世尊称为炎帝。炎帝死后,被葬于湖南长沙之茶陵,茶陵从西汉开始就有炎帝陵之存在。

  综合考古发掘证据和历史文献记载,以及炎帝陵所在,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一个结论:

  炎帝神农氏,极有可能确实是中华民族的鼻祖,来自考古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湖南澧县的彭头山(距今9000年-7600年)。

  城头山古城的稻田和祭坛

  此后,神农氏的筑城技术逐渐向北传播,先后传到了湖北、安徽、河南,浙江,大约4300年前传到了山西和陕西(著名的山西临汾陶寺古城和陕西神木石茆古城,建筑于4300年前)。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中国从三皇五帝时期(古国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新的历史篇章就此开启。

  参考文献:《南蛮向化还是夷夏相融——考古解开远古湖南的华夏密码》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2022年度考古学研究系列学术讲座第六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7625.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3年4月21日 下午9:37
下一篇 2023年4月21日 下午9:42

相关推荐

  • 农民朋友们小麦要增产可你知道这些种植技术吗

      1、品种选择:选择抗病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因小麦有冬性、弱冬性和弱春性之分,所以一定要根据所在区域的情况选择。另外,重点考虑品种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植株高矮等。既要考虑高产又要考虑是否适宜所在地的环境条件,还要考虑种植户自身的条件,如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水平等,否则很难达到效果。   2、种子选择:选择籽粒饱满、选用无病虫…

    肥料资讯 2023年2月26日
    00
  • 新手养中蜂有哪些误区?正确的操作是什么

      盲目贪群:盲目贪群不能提高养蜂的效益。   胡乱加脾:在给蜂群加巢脾的时候一定要结合群势来考虑。   取光蜂蜜:   饲喂不当:取蜜后或越冬前也需要人工饲养。   不防病害:初学者和老手都要积极做好预防治疗病虫害工作。   不重育王:需要科学地选择优质蜂王。      一、盲目贪群   盲目贪群是初学者养蜂最容易犯的错误,好像不养个几十上百群蜂就不是养蜂…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5日
    00
  • 桃树在什么时候开花在什么时候结果

         回答桃树的花期为3-4月份,果实结果期和成熟期因品种而异,结果期一般是6-8月,果实成熟期通常为8-9月。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

    肥料资讯 2022年4月7日
    00
  • 厂家有机肥料配方 有机肥+配方肥技术模式

    自制有机肥有哪些配方? 自制有机肥配发:(1)人粪尿:可用大缸积存,加盖发酵,在夏季20~30天即可完全腐熟。使用时将粪渣剔除,一般一瓢人粪尿配20千克水,小苗用3%~5%的浓度,稍大的植株可用10%的浓度。有些地区将腐熟的粪便晒干,碾碎,与培养土拌和使用。有家禽牲畜粪便的,可加水5倍浸泡,腐熟后取原液稀释使用。 (2)鱼腥水及淘米水:取死鱼、鱼鳞、鱼肠及淘…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5日
    00
  • 肥料登记:如何查询肥料登记信息?官方渠道一览!

    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肥料登记这事儿,也算是个小小的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家伙儿有点启发。 我寻思着,这肥料登记听起来挺专业的,上哪儿查靠谱的信息? 毕竟现在网上鱼龙混杂的,查错可就麻烦。 摸索第一步:上网搜! 我就直接百度搜“肥料登记查询”,你猜怎么着? 出来一堆看着挺官方的网站,像什么“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之类的。我赶紧点进去,想看看能不能…

    肥料资讯 2025年4月8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