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友们都知道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其实鱼类也是一样,“一方水域养育一方鱼”。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气温,水温也就不同,水中的酸碱度、溶氧量也各不相同,这就形成了鱼类不同的生活环境、觅食习惯、食物品种。本文为大家介绍几种池塘钓鲫鱼技巧,内容如下:
池塘钓鲫鱼技巧
1.在池塘中钓体小、嘴小的小鲫鱼,姜太公钓鱼的几条绝招:“细其纶,芳其饵,徐徐而投,无令鱼骇”非常适用。
2.在职业池塘专钓小鲫鱼,对钓具和钓鱼技巧都有特殊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钓组要细小、轻便,钓技要精益求精”,研究多种钓鱼方因此法,使“难钓之鱼”变得好钓起来。专钓鲫鱼的常规配比,也有许多钓手不敢用,认为线太细了。许多钓手认为,钓100克左右的小鲫鱼,主线(或称母线)用0.8号,支线(或称子线)配0.3号这种常规配比是适宜的。
因为家塘里鱼密集,上钩容易,取鱼也容易,由于多数家塘天天准时喂食,鱼儿已形成条件反射,加上家塘里没有凶猛的肉食性鱼,如鱼、乌鱼及水獭、鱼鹰等天敌捕食鱼类,所以鱼不像在野塘内的鱼胆小易受惊,所以长得快,多数体胖力弱,特别是一到秋天,青鱼、草鱼、鲤鱼体重都在2千克以上,鲫鱼、鳊鱼、鲂鱼都在250克左右,很容易钓取,很少因钩小、线细而断线跑鱼。
3.手竿不需太长,钓点不必太远,打窝钓位选在下风处,那里氧气充足,在离岸3.5米处打几个窝子,便可连钓连上。钓鱼的时间以喂食之前半小时为好,这时鱼已到每天定时吃食的时间,此时吃钩率。在家塘里钓鱼,鱼竿选用4.5~6.3米的中硬竿,钓线用0.8号主线配0.3号支线,鱼钩用无锡815号或817号钩,或进口中型伊势尼型钩5~7号、鲤钩均可。
池塘钓鱼的诱饵用粉末或颗粒均可,选用渔场经常喂用的饲料,因为池塘里的鱼吃惯了固定的饲料,用来打窝子,极容易将它们诱集拢来。近几年来,南方和北方许多养鱼专业户为了喂鱼方便和使鱼增肉快,都喜欢买专业厂家生产的颗粒鱼饲料喂鱼,垂钓者若能买到渔场喂鱼的颗粒饲料制作诱饵和钓饵,比自己拌的诱饵、钓饵效果要好得多。
4.在家养池塘钓鲫鱼,窝子打近还是打远这要看是休闲钓鱼还是参加钓鱼比赛。如果是参加人头拥挤的钓鱼比赛,由于每个人的钓位间距只有3~5米。人一多,大家乱抛诱饵,鱼儿会受惊,大多数鱼儿不敢靠近岸边,而向池塘中心游去。这时打窝子,就要力争打得越远越好。
由于一般钓鱼比赛大都规定在统一的时间内只能打一次窝子,顶多在两小时后再可补打一次窝子,因此参赛的钓手投放诱饵的量应比平时钓鱼多些,并且在诱饵里适当掺些碎米、麦粒等,以防鱼池内鱼多,一下子吃完而逃逸。另外,为了不惊散窝子里的鱼群,钓者钓到鱼后,一般不应马上将鱼拉出水面,而应先在水中将鱼提离窝子1~2米处再出水,若上钩的是500克以上的大鱼,则应提至钓者身边,再用抄网捞鱼出水。
池塘钓鲫鱼钓法
应因时、因地、因鱼制宜。通常在家塘里钓鲫鱼,以沉钩底钓为主,如果天气炎热,气压低,或水质过肥,底层的鱼粪、剩料过多并发酵,水中缺氧,鲫鱼会浮头不摄食,此时即使养鱼者采用勤换水、开增氧泵使鱼池里的水新鲜增氧,鲫鱼也很少沉底摄食。这种情况在夏秋季时有发生,尤其是在雷雨前闷热天气时钓鱼,鲫鱼的浮头现象更为明显。此时如果仍采取沉底钓的老办法,是很难钓到鲫鱼或根本钓不到鲫鱼的。
通常当水中严重缺氧时,养鱼者只灌水、开增氧泵而不喂食。但当鱼一日不浮头时,他们马上就喂食,一般鱼池投喂的是漂浮在水面的青菜、苏丹草、干麦鼓、黄豆粉,一般不喂易发酵沉底的饲料,以免其在水底发酵耗氧。水中严重缺氧,鲫鱼浮头不摄食只是暂时的,夏季是鱼食欲旺盛、生长快的时期,只要气候适宜,鲫鱼是会大量进食的。老钓手遇到这种情况,通常改底钓为浮钓或悬钓,仍能多钓鱼、钓大鱼。
浮钓或悬钓,都是将钩饵不沉到水底,而悬浮在水深0.5~1米的水的中层,如果鲫鱼不沉底,则多数都在水的中上层游弋,它必定会吃饵。
池塘钓鲫鱼饵料
一般人工养鱼池塘多用以粮食、鱼粉、骨粉等为主的挤压成型的合成颗粒饵料。这种饵料便于运输,不易损失,投料方便,投入水中溶化迅速,易于鱼类吞食与吸收。由于习惯使然,每个养鱼池的鱼儿,对平日喂食的饵料吃,也少警惕。故在养鱼塘钓鱼就地取材。这种饵料如果直接使用,可以事先准备若干胶皮气门芯剪成的胶皮圈,套在颗粒饵料上,然后挂在鱼钩上,用做钓饵,至于诱饵直接撒入窝内即可。
但用胶圈套比较麻烦,因此事前准备一些面食基料。如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用水拌匀揉好,上锅蒸熟,趁热用手柔和,不粘手,且软硬适度即可。将鱼塘的颗粒饵用水泡散,与准备好的基料揉在一起即可使用。有的鱼塘用的饵料是粉状,即可直接与基料揉在一起使用。
以上就是池塘钓鲫鱼技巧的全部内容,这些技巧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实用哦,也希望对钓友们有所帮助。了解更多关于钓鲫鱼的问题,还可以浏览网站上相关文章进行查看,仅供大家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