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猪蓝耳病已发生转型,由原来的母猪流产型转为仔猪呼吸道肺炎型,其与圆环病毒病、副猪嗜血杆菌等病继发混感已成为新的流行趋势,对仔猪的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更好的应对猪蓝耳病小编为大家讲述猪蓝耳病症状,猪蓝耳病的预防方法。
1.母猪于临产前几天流产,且母猪有发热、呼吸困难、流泪等类似流感的症状,耳部、眼眶、会阴的皮肤颜色可呈蓝青色或正常。
2.流产胎儿脐带与脐眼严重出血;腹部皮下水肿,皮下血性胶样浸润;三腔有黑红色血性积液;肾囊肿大,内有大量黑红色液体,肾高度肿胀,黑红色,质地泥软,切面如软泥,无组织结构,甚或稍触即破;全肺肿胀,间质明显增宽、水肿,小叶出血、肿胀,稍突起子间质上,呈花斑样镶嵌,肺实质较硬。
3.流产胎儿大小一致,多为死胎,可有个别弱仔,无木乃伊。
4.若仅为奶猪发病,症状与病损可同母猪,也可呈现多种变化。可呈现慢性不明原因的消瘦,呼吸加快或困难,球结膜水肿;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腹泻;可呈现不明原因的振颤等神经症状;还可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性素质(断脐,断尾,注射部位难止出血)。尽管如此,但这些表现都出现在母猪繁殖障碍后四个月内,仔猪死亡率明显升高,且这种现象可延续到保育猪。
5.若在出现PRRS的母猪繁殖障碍的同时与随后的4个月,公猪、大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厌食,精液品质下降等症状,亦是PRRS的表现。
6.中猪与大猪突然出现流感症状,但是传播速度慢,体温在41.5℃以内,生素治疗无效,死亡率超过10%,剖检可见灰白色橡皮肺,应将PRRS列入诊断。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建立稳定的种猪群,不轻易引种。如必须引种,首先要搞清所引猪场的疫情,此外,还应进行血清学检测,阴性猪方引入,坚决禁止引入阳性带毒猪。引入后必须建立适当的隔离区,做好监测工作,一般需隔离检疫4~5周,健康者方可混群饲养。
2.规模化猪场要彻底实现全进全出,至少要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
3.建立健全规模化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定期对猪舍和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猪舍、饲养管理用具及环境的清洁卫生,一方面可防止外面疫病的传人,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把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的污染降低到限,可以限度地控制和降低PRRSV感染猪群的发生率和继发感染机会。
4.做好猪群饲养管理。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做好各阶段猪群的饲养管理,用好料,保证猪群的营养水平,以提高猪群对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和由此造成的损失。
5.做好其他疫病的免疫接种,控制好其他疫病,特别是猪瘟、猪伪狂犬和猪气喘病的控制。在猪繁殖一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猪场,应尽努力把猪瘟控制好,否则会造成猪群的高死亡率;同时应竭力推行猪气喘病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减轻猪肺炎支原体对肺脏的侵害,从而提高猪群肺脏对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抵抗力。
6.定期对猪群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感染状况进行监测,以了解该病在猪场的活动状况。一般而言,每季度监测一次,对各个阶段的猪群进行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如果4次监测抗体阳性率没有显著变化,则表明该病在猪场是稳定的,相反,如果在某一季度抗体阳性率有所升高,说明猪场在管理与卫生消毒方面存在问题。应加以改正。
7.对发病猪场要严密封锁;对发病猪场周围的猪场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避免疾病扩散,对流产的胎衣、死胎及死猪都做好无害处理,产房彻底消毒;隔离病猪,对症治疗,改善饲喂条件等。
8.关于疫苗接种,总的来说如今尚无十分有效的免疫防制措施,如今国内外已推出商品化的PRRS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国内也有正式批准的灭活疫苗。然而,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国内外有使用弱毒疫苗而在猪群中引起多起PRRS的暴发,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虽然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有限或不确定,但从安全性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在感染猪场,可以考虑给母猪接种灭活疫苗。
以上就是猪蓝耳病症状,猪蓝耳病的预防方法的全部内容了,需要注意的是,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其实对于3月龄以上的猪的致死率几乎接近于零,这些猪一过性感染后本来是可以康复,但是被甩卖后运往猪场外,在运输途中直接就将病原传播给沿途猪场,造成猪病疫情不断扩大。因此,猪场一定要避免人为造病,对病、死猪的处理要得当。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5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