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工程对古代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为什么都江堰的农业灌溉工程举世闻名
中国现有的渠系灌溉工程
中国农业灌溉概况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况
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施工标准
农村农田灌溉工程申请向哪个部门
什么是灌溉工程经济效益
水利灌溉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巨大。
1、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水利灌溉工程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确保其健康生长促进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提高同时给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重要保障。
2、有助于维护农业生态平衡
水利灌溉工程在生活饮水安全、排洪泄洪、水土保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善土壤水质状况减少干旱、洪涝和水土流失给环境带来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
水利灌溉工程可以有效缓解洪涝、旱灾等状况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天气给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可以更好的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都江堰是我国古代农田灌溉系统的杰作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其规模之大建筑之早和收益之宏在古代世界是没有先例的。都江堰由分水“鱼咀”、“飞沙堰”和“宝瓶口”三项主要工程组成。分水“鱼咀”是中流作堰把岷江一分为二。东边是内江是岷江的别流西边是外江是岷江的主流。“飞沙堰”是调节入渠水量的溢洪道而“宝瓶口”是总进水口。李冰采用“分流守江筑堰引水”的办法使这三项工程互相依赖互相调节互相制约构成了一个设计周密、布局合理的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防洪和航运等多种效益。
都江堰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完美结合一直使用了两千多年灌溉了内江两岸的千里沃野至今完好。
1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始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距今已经2200余年是中国古代无坝引水的代表性工程以“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和“深淘滩、低作堰”等技术特点而著称引长江支流岷江之水灌溉成都平原造就“天府之国”的美誉目前灌溉面积1000多万亩。
在世界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中古巴比伦王国建于幼发拉底河上的纳尔-汉摩拉比渠和古罗马的人工渠道都早已荒废只有都江堰独步千古永续利用长盛不衰。
2.广西兴安灵渠
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全长37.4公里沟通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水路运输的要道也是当今世界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人工运河之一。它与都江堰、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
3.浙江龙游县姜席堰
姜席堰位于浙江龙游县距今已有680余年历史渠首自衢江支流灵山港引水利用河中沙洲建上下二堰引水灌溉3.5万亩农田并为县城区供水灌渠沿线利用高差还修建有多处水能利用设施。
自建成以来姜席堰历经近700年其间遭遇的大洪水不下六、七十次但堰身、坝体一直没有被完全摧毁足以体现其在设计上的高超技术水平。
现龙游县正在复建石面桶堰新建水情博物馆、姜席主题公园加强堰神树保护恢复重建堰神庙重塑姜公席公神像。
4.湖北襄阳长渠
长渠(又名白起渠)西起南漳县的谢家台村东至宜城市的赤湖入汉江全长49.3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79年是战国时期秦将白起攻楚都鄢城时在蛮河武安镇立碣壅水、引水围城作战而开凿的是古代“长藤结瓜”式灌溉工程的典型代表。如今的长渠由战渠变为引水灌溉渠至今仍滋润着沿线30万亩良田。
5.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
已有2000年历史的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中国首批19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也是山地渔猎文化与稻作文化融化揉合的历史遗存古梅山地域突出的标志性文化景观。紫鹊界梯田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里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也无须人工引水灌溉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6.浙江诸暨桔槔井灌工程
桔槔井灌工程位于诸暨市赵家镇。古井主要分布在泉畈村、赵家村、花明泉等村周边这里的桔槔提水井灌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南宋。这种最为古老的灌溉方式至今仍在泉畈等村使用当地人现在还用提上来的井泉灌溉水稻和樱桃等作物堪称灌溉文明的“活化石”。
诸暨市赵家镇泉畈村一带隐藏着上千口古井。这些古井大都分布在村中近2000亩的古田畈中构成了一个古井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古井密布如此在全国也堪称一绝。
7.四川乐山东风堰
东风堰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青衣江夹江段左岸是夹江县境内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城市防洪、发电及城乡工业、生活供水、城市环保功能的水利工程。东风堰流经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摩岩造像景区与千佛岩风景区构成青衣江畔动静相宜的历史文化走廊治水碑刻与石窟造像并存传播了灌溉文明深化灌溉文化的内涵。
8.浙江宁波它山堰
它(tuō)山堰属于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蓄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江镇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唐代太和七年由县令王元玮创建。
9.浙江湖州溇港
溇港是太湖流域一项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的古代水利工程主要分布在太湖的东、南、西缘共有34条义皋港就是为数不多至今保存相对完好的古溇港之一。
10.浙江丽水通济堰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堰头村边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浙江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整个水利工程连同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
11.安徽寿县芍陂
芍陂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由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主持修建迄今虽已有2500多年但其一直发挥着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
12.陕西泾阳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13.陕西汉中三堰
陕西汉中三堰分别是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这三处古堰都是汉代修建的重要灌溉水利工程已有2000多年的灌溉历史。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滋润着汉江以北的沃野千里。
14.江西吉安槎滩陂
槎滩陂位于江西省泰和县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完善的古代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使得这座水利工程虽然历千年风雨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效益被专家称为“江南都江堰”。
15.宁夏引黄古灌区
宁夏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三面被沙漠包围黄河流经这里虽然不足400公里但却是这里的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河道、地势的特点兴修水利实现了无坝引水和自流灌溉渐渐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网。而这些水利技术的应用也使宁夏成为自汉代以来西北最古老、最大的人工灌区之一。
16.福建莆田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
17.福建黄鞠灌溉工程
黄鞠灌溉工程地处福建宁德市由隋朝谏议大夫黄鞠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工程分右岸龙腰渠、左岸琵琶洞渠系两个灌溉工程系统骨干渠系长1万多米灌溉面积两万多亩具有农业灌溉、生活供水、水力加工等综合功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灌排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形成比较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夯实了粮食生产基础。
截至目前我国灌溉面积达11.1亿亩居世界第一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0.2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50.3%。
全国已建成大型灌区459处中型灌区7300多处共有以灌溉为主的规模以上泵站9.2万座灌溉机电井496万眼固定灌溉排水泵站43.4万处除涝面积达3.57亿亩。
我国灌排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缓解农业水资源短缺。截至目前全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5.14亿亩占灌溉面积比重的46.3%近30年来全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未增加灌溉面积增加了3亿多亩。
——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农田灌排保障能力。自1998年启动实施全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来完成260处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改造大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从1998年的2.4亿亩增至2022年的2.7亿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00亿公斤灌区灌溉用水量保持在1200亿立方米左右亩均实灌水量由1998年630立方米降至500立方米左右。
——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健全灌排工程管理体制机制。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促进节约水量转让扶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推动管护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累计实施灌溉面积超过1.6亿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节水和农田灌排工程设施的良性运行
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工程包括灌、排沟渠以及配套设施由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井等工程组成。
排水沟包括大沟、中沟、小沟、毛沟、腰沟、丰产沟其中大沟、中沟、毛沟属于外三沟毛沟、腰沟、丰产沟属于内三沟灌溉渠包括干渠、支渠、斗渠农渠、毛渠。这些工程设施保证了农业的高产丰收。
(1)灌溉系统完善灌溉用水有保证灌溉水质符合标准灌溉制度合理灌水方法先进。
(2)湿润半湿润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75%水稻区不低于85%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保证率:旱作区不低于50%水稻区不低于75%其他地区一般不低于70%。
(3)灌溉水利用系数:大型灌区不应低于0.50中型灌区不应低于0.60小型灌区不应低于0.70井灌区不应低于0.80喷灌区、微喷灌区不应低于0.85滴灌区不应低于0.90。
(4)新建、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的小型水库、塘坝及引水渠首等工程符合国家和水利行业的技术规范规定的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井灌工程做到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采补平衡机井和泵站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输变电设施配套齐全综合装置效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5)输水、配水渠系(管道)桥、涵、闸等建筑物和田间灌溉设施配套齐全性能与技术指标达到规范标准。
(6)推广各种适用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有条件地区应积极采取膜下滴灌、喷灌等先进高效节水技术灌溉条件较差的旱作农业区应采取农艺、工程等旱作农业节水措施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
农田灌溉由农业农村局下属事业单位完成有些地方是电灌站有些是水库单位。他们的主要职能是农田灌溉及供水服务像电灌站主要是通过二次提、灌水完成灌溉任务而水库单位则主要通过排水渠道排水即可达到灌溉目标两者各有差异但职能是一样的。
灌溉效益又称灌溉工程效益。兴建灌溉工程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前 者指灌区的农、林、牧业因灌溉而增加的产量和产值。
由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是水、肥、种子、土壤、田 间管理等多种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灌溉只是其中的一项措施所以在计算直接效益时只能计入灌溉作用所分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