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橄榄科橄榄属乔木植物。高可以达到35米,胸径可达150厘米。小叶3-6对,纸质至革质,侧脉12-16对,果序长1.5-15厘米,1-6个果。卵圆形至纺锤形,成熟时黄绿色,外果皮厚,核硬,两端尖,核面粗化。花期4-5月,果10-12月成熟。
一、园址选择
橄榄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忌冻喜暖,适宜于年平均气温20℃左右,冬季最低温度不低于2℃,种植在海拔2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的地域种植。橄榄对土壤和水的要求并不严格。凡是红黄土壤的山坡地和江河沿岸的冲积地均可种植,对于土壤较厚,土壤肥沃的土壤,栽植更为理想。
二、种植准备
由于橄榄的主根深入土壤,侧根分布广泛,因此需要挖大穴施大肥。根据果园立地的条件进行计划密植,株行距为6.5米或6.7米。挖穴的方法是挖深宽各一米见方的种植穴。挖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晒穴晒土,然后回填基肥,一般用稻草芦苇等农作物稿杆,每穴填20-30公斤,分三层按定量把稿杆铺入,每层撒上0.5公斤的石灰。最上一层加施过磷酸钙1.5公斤,饼肥2公斤,20-50公斤沤肥或动物粪便。有机肥应与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堆成距地面约30厘米左右土墩。放置一段时间沉实后方能种植。
三、优良嫁接苗木培养
采用营养袋培养嫁接苗木可以改变橄榄直根系的结构,抑制主根的生长,须根和侧根的生长量是传统育苗方法的2-3倍,定植成活增加到95%以上,同时比传统栽培结果期提早3-4年,营养袋培育嫁接苗,做法是用15厘米和28厘米的塑料袋填充营养土,把催芽破壳的橄榄种子直接放进营养袋用手指插成的小孔洞内,覆盖细土,培育成强状的砧木。在清明前后,选择优良品种结果树上的枝条,采用双芽切接法,在清明前嫁接成活率可达85%以上。
四、种植与管理
1.定植。首先在土墩上挖坑,然后把脱去塑料袋的嫁接苗放入坑内(注意不要把营养土碰碎),并在根系周围培上较肥沃的细土,用脚踩实根部,浇定根水,防止根系与新鲜动物粪便接触,以避免导致新根腐烂。为了矮化和丰产,在定植时剪除主干并保留30-35厘米,这可以提高存活率。
2.肥水管理。幼年树薄肥勤施,促进抽梢。每两个月施用一次肥料,特别是各梢期抽生前后,施用经腐熟的人粪尿、尿素和复合肥等肥料。在距离树干40-60厘米处开环状浅沟施灌。施肥后进行盖土。结果树每年施用3-4次肥料。分别为花前肥(3-4月)、壮果肥(7-9月)、采果肥(11月),前两次以速效肥料为主,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采果后的施肥以速效和迟效肥料结合,施肥量取决于树冠的大小,树势的强度和结果情况。
3.整形矮化修剪。种植橄榄时,剪除主干,保持30-35厘米,并在主干上留3-4个着生部位和方向不同的芽,抽出的侧枝基角为60-70度,以此作为第一层主枝。以后各层抽出的主枝分布部位要与相邻的主枝错开,并在各层主枝上直接培养枝组。一般每层主枝之间的距离为60-70厘米,控制在4-5层,树高约为4-4.5米。修剪时间是夏季和冬季,修剪方法采用短截疏枝与打顶促梢结合。短截徒长枝,疏掉内瞠枝、重叠枝和病虫枝,并在树冠顶端打顶开天窗,控制树冠高度,保证树冠外围结果。短截打顶在夏梢尚未老熟前,将主干的顶芽和主枝顶芽剪成6-10厘米,以促进分枝侧芽生长强壮,养分分配均匀,使秋梢充分成熟,达到早果丰产。
4.病虫害防治。橄榄害虫包括星室木虱、卷叶蛾、皮细蛾等。其中,星室木虱是为害最严重的,并且诱发煤烟病。发生期主要为4月至10月,是春夏秋三个新梢的嫩叶。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其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并且容易造成落叶落果。
药剂防治是以防为主,并保护春季,夏季秋梢的正常生长。选择15%杜邦安打悬浮剂3500倍溶液,90%可湿性物剂杜邦万灵2000倍液。防治病害可以使用杜邦克露600倍液或杜邦福星8000倍液喷施进行。同时,可以利用生物防治,冬季修剪清园和人工捕杀等措施控制病虫发生。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4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