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竹子,都是瘦瘦的,挺拔的,风吹不倒的韧劲儿。
所以自古以来,人们都将竹作为刚直、贞节和虚心美德的象征,与梅、兰、菊合栽古称四君子。
值得细品的佛肚竹
这竹子看起来竹结较细,节间短而膨大,好似弥勒佛之肚,又好似叠起的罗汉。
这竹子取名佛肚竹,别名大肚竹、葫芦竹、佛竹、密节竹。
佛肚竹常绿灌木型丛生竹,其植株较矮,竹竿幼苗为绿色,老竹呈橙黄色。
老生的佛肚竹如养护得法,其叶和幼竹一样翠绿,栽种一盆摆放在书房或者工作室中,韵味不俗。
栽培佛肚竹的乐趣
如果你感受到每一次瞧瞧佛肚竹是快乐的,
那么你会觉得每一个栽培的步骤都是乐趣。
这胖竹刚劲挺拔、俊俏幽雅,凌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长茂,雅俗共赏,自然入画。
即便你将佛肚竹栽培成为盆景,它也会是一佳品。
佛肚竹一年有两次萌芽期,第一次在初夏,另一次在初秋。
佛肚竹新竹节长而细,和毛竹相差无几。一般初夏生长的新竹,节短、肚大,要注意保留;而初秋生长的新竹则干细节长,故秋竹除留作种竹外,一般应剪除。
选盆
佛肚竹一般盆栽于5厘米深的浅盆内。
以选用面积较大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为佳,这样有利于竹鞭水平横向生长。
若盆中再点缀些小块湖石或石笋石,则更显得景致自然秀美。
配土
佛肚竹喜疏松、比较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
以腐殖土为主加少量沙土调匀后,即可使用。
移栽
佛肚竹生长季节均可移植,但以在早春二月和梅雨季节最好。
移植时,选3~5竿母竹,尽量多带地下竹鞭,要避免弄伤竹与鞭连接处。
移植后应置于阴湿处养护半个月,再移至阳光充足处。
施肥
此竹虽喜肥,但盆栽竹一般要少施肥,只在新笋抽出前施一次饼肥,秋末施一次鸡粪或豆饼作基肥即可。
若施肥过多,易导致枝竿生长旺盛,不利保持植株低矮秀雅之姿。
浇水
佛肚竹喜潮湿,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盆内不可积水。
夏季是它的生长旺盛期,气温又高,早晚应各浇一次水。
冬季移入室内后,叶面尘土多,要适当向叶面喷水,使叶片保持青翠美观。
翻盆
每2~3年换盆1次,时间以4~5月为好。
翻盆时要把老根、过长根和枯根剪除,同时剪去直立枝、下垂枝和过密枝,以减少植株水分蒸发,有利成活,并使株形更美。
佛肚竹的造型与修剪
第一
用佛肚竹制作盆景,多采用丛林式,以表现竹林的自然风韵,但也有用一株或两株佛肚竹来制作盆景的。
如将两株佛肚竹栽于一个盆中,应一大一小、一粗一细、一高一低、一直一斜,直立株一般要高、大、粗,斜株一般应小、细、低,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
如两株大小相近,而且又都是直立的,这种盆景情趣较差。
第二
制作丛林式佛肚竹盆景,根据盆钵大小,一般用5、7、9株合栽于一盆。
以5株为例,根据植株大小,将其编为第1、2、3、4、5号。
制作时,常以第1、3、4号为一组,作为盆景的主体;第2、5号为一组,作为盆景的客体,起衬托作用,两组之间并要留有适合的空间和位置。
第三
佛肚竹生长较快,对造型不需要的枝条应及时剪除,以免消耗营养。
新生竹可视其形态,决定去留,如节短肚大,虽对造型有所影响,也应留下,待9月份分株时另植。
如新竹干细、节长,又影响造型,则应及时剪除。
试一试自己繁殖佛肚竹
由于盆栽佛肚竹土层较浅,养分有限,增殖不旺,所以一般不宜直接用作分株繁殖,便可利用秋发竹和主竿上的次生嫩枝来进行分株或扦插繁殖。
这种枝上的节部都有隐芽,具有发根抽笋的能力。
具体做法
1.先选择一个最佳时机:梅雨季节。
2.选取基部带有腋芽的嫩枝条3~5节,并带部分小叶。
3.用500毫克萘乙酸浸插穗基部10秒种,然后斜埋入土壤或蛭石中,但不要太深,末端应露出土外。
4.再用稻草覆盖,喷水保湿,有全光喷雾条件则更好。
5.20余天左右,佛肚竹就可萌发出不定根。
6.新根长出后要减少喷水;土插者可留床养护,勤施薄肥,待第二批新笋萌出后再移植。
7.如生根后即上盆,则要放在背阴处养护半月,才能逐步增见阳光。
最后,台长再分享一个栽种佛肚竹的小窍门:佛肚竹喜酸性土壤,故施肥宜用矾肥水,才能使其茁壮生长。
成功栽种佛肚竹,从台友点击收藏这一篇详细的栽培技巧开始。
栽培之后细心观察,才能发现植株生长的奥妙,才不负一番劳苦与付出。
如果在栽种佛肚竹的过程中遇到啥问题,老办法,来找台长吧,哇哈哈哈
台友若能找来,就是一种信任。
种在阳台上
好啦,今天就讲到这里,台友们若还有什么疑问希望台长回答,下方留言区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台友们的问题反馈,台长会多多努力,一对一给你回复,一对一为你解忧。
喜欢这篇文章的台友,轻点食指,先转发朋友圈,再关注。更多精彩文章、详细步骤、独门绝技,哈哈哈台长将陆续为台友们奉上。
喜欢台长文,恳请转发;
种在阳台上,学无止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