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癣病亦称螨病,俗名叫“癞”,是家畜一种接触传染的慢性皮肤病。养羊户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好预防措施,了解防治疥癣病的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疥癣病的特点、症状表现和防治方法。
疥癣病的特点、症状表现和防治方法
什么是疥癣病
发病特征是皮肤发生炎症,剧痒、皮肤增厚、脱毛、消瘦。本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流行广泛,被侵袭的动物种类较多,马、牛、羊、骆驼、猪、狗、猫等都可遭受侵害。本病是由各种螨(俗称疥癣虫)引起的,一种家畜可能有不同螨类同时寄生。在我国养羊地区,对羊危害严重的主要是疥螨引起的疥螨病和痒螨引起的痒螨病。螨体型很小,长度为0.2~O.8毫米,前后各有脚两对,雌虫较雄虫大,整个体形呈卵形或圆形。传染的途径往往是健康羊和患羊直接接触传染,但也能由羊舍、饲料、饲养用具、工作服等媒介物间接传染。
在秋、冬季节螨病蔓延广,特别是多雨天气,羊体身上的疥癣虫,在黑暗的羊舍中非常活跃,从虫卵发育到成虫约需2~3周时间,繁殖很快,极易蔓延,到冬季发展到峰。羊舍潮湿,阴暗、拥挤,饲养管理不良及卫生不好,能加速螨病传播。
疥癣病症状表现
绵羊疥癣病首先侵害密毛部位,先在臀部和背部发生,然后转向体侧,背线和其他部位。病羊不安,四处蹭痒或用后蹄搔痒,有些皮肤发炎、增厚变硬,形成龟裂。羊毛结成束,继之毛悬垂于羊体,直至脱落,呈现秃斑。
病羊表现高度营养障碍,贫血,在严寒季节里,常大批死亡。
疥癣病防治方法
1、羊群定期捡疫。从外地买羊做好隔离观察,经过预防处理,确认无病,再进行并群。
2、羊舍必须清洁干燥,通风透光,不拥挤。
3、已污染的羊圈要认真消毒,可用物或20%生石灰水,其温度不应低于80℃。
4、绵羊剪完毛后,药浴两次,二次间隔7天,既是治疗,又是预防。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2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