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份,袁隆平与世长辞。袁老的逝世,让全国人民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甚至连国际社会都有不少人致敬袁老。然而,这时候偏偏就出现了一些号称理性、客观、中立的声音,他们的论点基本集中在我又不吃袁隆平生产的杂交水稻。
其实,杂交水稻的作用从来不是为了美食之欲,而是以亩产为导向,解决饥饿问题。别看如今改革开放了,大家都在追求养生了,然而在几十年前依然有饿死人的现象,甚至建国前还有人吃人的情况。
如今,大家口中吃的自然不是追求产量的杂交水稻,大多吃的是口感更佳的进口大米。从数据来看,从2004年以来,我国的粮食贸易就由顺差变为逆差。到了2012年,我国更是直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看到这样的数据,这些理中客就打出了杂交水稻又没人吃,这不过是人造偶像的旗号。然而,这些人却只看到表层现象,没看懂这其实是咱们国家的粮食战略,事关粮食安全。
2022年,我国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1300万公顷,占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产量大概是我国本土水稻总产量的58%。如此大规模的杂交水稻,除了部分用于上市,更多是用来充当战略储备粮。别看网友们讨论石油危机热火朝天,但没有粮食可是会死人的。
其实,国外不是没想过用当年对付前苏联的那套来对付我们的大米。
2000年,国外粮价在几大粮食公司的操纵下率先暴涨,国内的粮食价格看上去也在跃跃欲试。这时候,我国的中储粮直接铁腕出击,打开各地的粮仓中廉价抛售粮食。国外资本仗着自己资金量大,抬高市场价格吃进,还在舆论上放出风声说中储粮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结果中储粮可谓狠狠打脸,面对外国资本的高价回购粮食,从一开始的半个月抛售一次,到后来的一周抛售一次,到了2005年7月的时候干脆两天抛售一次。
外国资本眼见中储粮的粮仓深不见底,又迎来了主粮的丰收时节,只能灰头土脸撤退。就在两天后,中储粮直接发出告知书,说储备粮还有一亿吨,足够13亿中国人吃上一整年。
到了2022年,国际粮食寡头又一次想来试探我们国家的储备粮深浅,结果我们却高调放风,中粮储里面有大量的杂交水稻粮食,袁老实验也持续出现产量突破,中国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我们和平了太久,让很多人以为饥饿成为了历史。然而在今年4月份,联合国发布的《2022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却显示,全世界每天有8.21亿人在挨饿,2.5亿人遭受严重饥饿,更表示若情况没有好转,全球每天将饿死30万人。
其实,袁老的杂交水稻就相当于我国粮食界的核武器,我们有粮食了,外国资本才会坐下来和我们谈。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谈判筹码,外国资本就算粮食就算烧了也不会施舍给我们。
不仅如此,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多的那30%的产量其实很重要,仅仅这30%的增量就能多养活7000万人,相当于我国如今人口的5%。更关键的是,这30%的产量就能够稳住消费者信心,避免出现恐慌性囤积,导致价格波动幅度加大。
如今,在袁老等人的努力下,我国的主粮自给率达到98%,基本能处在粮食安全保障的平衡点,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
最后,也请大家警惕那些故意造成对立,弱化英雄形象的言论。这些言论其实站不住脚,就如我们在缅怀那些开国元勋时,就有跳梁小丑出来说:靠的是成千上万的士兵,却完全无视正是这些元勋凝聚了民族力量的事实。
实际上,我们之所以缅怀袁老,是因为袁老是中国农科界最知名的代言人,我们感谢的是以袁老为代表,成千上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科学从业者、研究者,感谢无数为祖国强盛默默贡献的各行业人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11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