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规模化猪场的母猪群普遍采用的是高密度限位饲养法,而生长肥猪采用的是快速催肥的饲养模式。想想这样的环境和饲养模式,万一发生疫情,就会出现快速传播,加大生产损失。所以,正确做好预防工作,来降低猪群疫情的发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笔者谈谈个人对猪病三个感染阶段的预防措施。
降低猪群疫情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
一、隐性感染阶段(病原健康携带):是猪群处于在病原健康携带的状态,而机体还具有一定的免疫抵抗力,此时,猪群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病态症状。但这种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一般是不可靠的免疫力。例如:猪群感染了蓝耳病、猪瘟、支原体、猪流感副嗜血杆菌等疾病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表现恢复正常的猪群,就会出现隐性感染和部分猪长期健康携带病原传播的现象。当猪群某天机体抵抗力下降,又同时受到外界致病因素影响的时候,疫情又会可能再次发生。
隐性感染阶段的预防措施:要针对已知病因积极采取各种方法进行预防净化。把有可能诱发疫情的病因控制在隐性感染阶段。做好疫情的管理制度,防患未然,对预防疫情的的发生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亚临床感染阶段(病原感染潜伏期):当外界因素造成猪群的抵抗力下降时。那些在猪机体隐性感染的病原,就会大量的复制,毒力增强等病变逐渐向亚临床感染阶段发展。此时开始出现一些亚临床症状如:厌食、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和繁殖性能下降等症状表现。这些亚临床表现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被忽视,但之中潜伏了很大的危险!
亚临床感染阶段的预防措施:由于现在的亚临床感染一般存在多种因素导致的混合感染,这样就要求在预防工作上,多观察猪群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或早淘汰的细节工作。尽力控制预防疫情复发、疫情的继续传播和猪群病原慢性携带等工作。
三、临床感染阶段(病原症状明显期):如果猪群亚临床感染和病原慢性携带继续存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疫情将会发展到临床感染阶段,猪群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病变,这时的疫情对生产的损失就非常大了。
临床感染阶段的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发生了疫情的猪群,采取积极的治疗控制,预防疫情继续感染扩散。加强消毒,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好其他易感猪群。
在现在这种非健康的环境和饲养模式中,为了更好的保证猪群的健康状态,建议养猪要从预防做起,认真做好每个细节工作。争取做到养猪发家致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7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