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养殖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
近期,由于高温、暴雨天气交替来袭,自然灾害频发,为进一步做好夏秋两季养殖场管理,防范自然灾害,遏制动物疫病发生蔓延,确保养殖场户正常生产经营,提出如下管理要点,请参考。
一、高温天气预防
(一)采取隔热措施。在圈舍上方或四周用遮荫网等隔热性能好的材料予以遮盖,加宽屋檐、搭凉棚等,减少辐射热和反射热,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二)加大畜禽圈舍通风换气。最大限度增加圈舍的通风,包括圈舍建造结构上的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安装水空调降温。
(三)降低存栏密度。要适时出栏或调整转圈,根据畜禽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适当减少圈内的饲养密度,减少动物自身产热,从而降低舍温,减少热应激。
(四)改变饲养方式。利用早、晚相对凉爽时间喂料,中间少喂勤添,维持一定的采食量,增强机体抵抗力。每天喂料要做到早餐早喂,晚餐晚喂,供给新鲜饲料,减少精料,多喂青料和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饲料。
二、自然灾害预防
(一)科学规划选址。养殖场选址要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带,依山而建要做好山体加固工作,防止洪水及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二)做好应急处置。注意及时收听天气预报等灾害信息,提前对畜禽圈舍进行全面安全检查。养殖场户应认真清理或加深养殖场的排水沟渠,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应该进行养殖建筑设施的检查工作,及时修补加固漏水、不牢部位;储备排水泵、发电机等设施,及时抽排场内积水,防止圈舍漏雨内涝或坍塌等事件,引起更大损失。做好电路和设备检修,避免漏电触电。出现重大灾害应及时向属地所在村及乡镇反应情况,情况紧急时一定要优先保证人员安全。
(三)加强环境控制。在多雨天气里,病菌、病毒在潮湿的环境中极易滋生繁衍,养殖场户要迅速开展对过水地带畜禽生产场所及周边环境、生产工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积水排净后,要加强消毒工作。对可能被污染的场地道路、车辆、用具、物品等应选择合适的消毒药物,进行彻底喷洒消毒,喷洒不漏死角,在灾后一星期内要一天一次定时消毒。
(四)确保畜禽饲料用水安全。由于雨天空气湿度大,饲料容易霉变。饲料堆放应与地面和墙体保持10厘米左右的间距,防止地面或墙体渗水导致饲料变质。同时要少喂勤喂,尽量做到当次投喂的饲料当次吃完,以免饲料留在食槽中被烂泥、雨水污染,剩料也要及时清除,以保证清洁卫生。加强水源消毒,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严防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疾病,防止病从口入。
三、加强动物疫病防控
(一)做好消毒灭源工作。夏季养殖场区及周边要保证1周消毒一次,舍内2-3天消毒一次,及时清理粪污、消灭蚊蝇,保持场区整洁。
(二)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要及时观察畜禽群体整体情况,对砸死、淹死等死亡及死因不明的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蔓延。
(三)做好动物疫病防控。要做好非洲猪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按程序及时做好免疫及预防工作,确保养殖安全。要防止人畜共患病,饲养人员注意穿工作服上岗,养成勤洗手习惯,特别是发现伤口要及时处理医治,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畜禽,防止感染疫病。
镇原县畜牧兽医站
2022年7月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6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