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的养殖方法
水蛭养殖如何用药
金边水蛭养殖技术
吸血水蛭怎么养殖
俺是搞养殖加工的,水蛭该如何加工
水蛭养殖最大的困难
人工养殖水蛭的投食量
养殖水蛭确实赚钱, 1亩667平方水面产值10万左右,一平方2斤,去掉成本7万利润还是有的,今年鲜货价钱普遍70左右一斤。但这是高要求精养条件下产量,我这用的薄膜精养模式,用网箱模式我是没见到能达不到这产量的。我总结下养殖水蛭需要知道以下这些部奏,改底,肥水 ,解毒,防应激,防逃,防天敌,螺狮新鲜供应充足,水源清洁无化肥农药。
水蛭养殖疾病常用药:
A 、青霉素
由青霉菌培养液提取,青霉素主要是杀菌,低浓度时可抑菌,包括青霉素F.G.X.K等多种,以青霉素G较为稳定,抗菌作用也较强。青霉素G是一种不稳定有机酸、难溶于水,但其钾、钠盐的亲水能力大,青霉素杀菌的机理主要是抑制转肽酶,阻止胞壁合成,使胞壁缺失,菌体内含物外渗、细胞溶化死亡。
B 、先锋霉素
(头抱菌素)与青霉素在化学结构、理化特性、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等方面均极相似,但杀菌谱较青霉素广,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茵的杀灭作用。可以治疗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引起的疾病,毒性也较青霉素小,本品与青霉素一样,也是杀菌剂,对真菌和原生动物导致的疾病无效,其作用机理也是阻碍细菌的胞壁形成。
C、多粘菌素B
是由多粘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类化合物。与之相似的还有多粘菌素M及E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有高度杀灭作用,但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真菌等极少有效,多粘茵素对机体的毒性较大,但细菌对它不易产生抗药性,与其它抗菌素类也很少有交叉抗药现象。除此外,本类药物的排泄慢,半衰期较长,用药过程中易造成蓄积中毒,目前对菲牛蛭尚在试验中。
D、 氯霉素
为广谱性抗菌素。最早由链丝菌培养液中取得,现已可以人工合成。本品对细菌性疾病(特别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但对真菌和原生动物无效。常用于治疗对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肠胃溃疡。
E、土霉素
即羟四环素或氧化四环素,简称OTC,亦为广谱抗菌素。与其性质相似的还有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等,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全成,本品的作用是抑菌,不杀菌,主要用于全身性细菌感染,防治各种肠胃炎。
F、抗真菌类药物
顾名思义,本类药物的主要作用对象是真菌(霉菌)。对细菌和病毒等一般无效,已知包括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和克霉唑等,多数使用一种叫克霉灵的药品,治疗水霉菌的效果较好,克霉灵的常用浓度为(0.2一0.4)X10-6。
金边水蛭的养殖技术
一、场地建设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处建池,池四周埂高1.8米,水深1米,面积大小应根据饲养量而定,一般每亩水面可放养幼蛭6-10万条,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为便于蚂蟥的栖息和产卵,池底可放些不规则的石块或树枝,水池之中应建高出水平面20厘米的土台5-8个,每个平台1平方米左右,池埂还要设防逃沟,用砖砌成,沟宽12厘米、高8厘米,下雨时用密网栏住或在沟内撒些石灰可防逃逸。
二、投种放养
水蛭苗种的来源可以浦捉、或自繁,在开始养殖时一般以天然捕捉为主,也可以向有关单位,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为好,金钱蛭体形大,产量高,即农村中俗称的“牛水蛭”,牧牛时常爬在牛身上吸血,捕捉作种时应注意鉴别,水蛭雌雄同体,每条水蛭都可产卵繁殖,以早春放为宜,早春放养十月即可长成、加工出售。
三、繁殖管理
1、建繁殖池
池面积最好在30平方米左右,建成5×5米或6×6米的正方形,池四周靠池壁设1-1.5米的平台,中间为水面,水深50厘米,平台高出水面2厘米,平台面保持湿润,做平台的土应为高含腐殖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便于水蛭打洞,切忌用黄粘土,齐平台面应设溢水口,防止下雨水淹没砰台造成繁殖失败。
2、种蛭选择
用于作种繁殖和种玛蟥,年龄应在2年以上,体重30克左右,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用手触之即迅速缩为一团,这样的水蛭怀卵量多,孵化率高,种水蛭的投放量按池中平台陆地面积计算,一般每平方米放1.5千克左右,种水蛭入池后要保持水质肥厚,要有充足的浮游生物和螺狮供其取食,以提高繁殖量。
3、繁殖管理
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水蛭产卵茧的时间从5月初开始,一直持续到6月中旬,5月中旬为其繁殖高峰期,产卵茧期应保持安静,避免在岸边走动震动,否则正在产卵茧的水蛭会受惊而逃走,造成空茧,造成繁殖失败。
4、孵化管理
水蛭产卵茧后即可收取捕捉另池饲养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卵茧让其在穴道中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约11-15日孵出幼蛭,刚孵出的幼蛭体形很象成体,呈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着7条紫灰色的细纵纹。
四、饲养技术
1、饵料投喂
水蛭主要取食螺类、蚯蚓等无脊椎动物及哺乳动物的血液,天然饲料以螺蛳为主,辅以蚯蚓、昆虫的幼虫等,人工饲料是各种动物血,饲喂完成后要及时清除凝血残渣,以免污染水质。
2、调节水质
水蛭易成活,对环境和水质要求都不算严,水温保持在15-30度,过高过低都影响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水质保持清洁为好,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另外,7-8月水温高,要注意适当换水,降低水温。
3、越冬管理
入冬后气温降到10度以下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或树叶下冬眠,排水越冬在池面上加盖稻草或木杆以防冻并保持泥土湿润,带冰越冬要将池水适当加深,以防止完全结冰。
1、选址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宽3米,深1-1.2米,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池底用水泥灌浆,以不漏水为原则,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 人工养殖的水蛭密度较大,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并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溶氧量。
3、种蛭的选择 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千克(2000-2500条)。
4、孵化 水蛭一般在11℃以上繁殖产卵,一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的水蛭,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免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一般为每千条水蛭投放20千克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它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越冬 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水蛭自然越冬。也可以将育种水蛭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天敌与疾病的防治 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微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一般情况下,水蛭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水蛭,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水蛭加工质量的好坏决定水蛭售价的高低。这是每个水蛭养殖的农户所关注的事情。加工后的商品水蛭应是扁平的纺锤形,背部稍隆起腹面平坦,质脆易断,断面有胶质似的光泽,颜色黑褐色。水蛭干品易吸湿、受潮和虫蛀,应装入布袋,外用塑料袋套住密封,挂在干燥通风处保存待售。
1.生晒法
将水蛭用线绳或铁丝穿起,悬挂在阳光下暴晒,晒干即可。
2.水烫法
将水蛭洗净放入盆内,倒入开水,热水浸没水蛭3厘米为宜,20分钟后将烫死的水蛭捞出晒干。如果第一次没烫死,可再烫一次。
3.碱烧法
将水蛭与食用碱的粉末同时放入器皿内,上下翻动水蛭,边翻边揉搓,待水蛭收缩变小后,再洗净晒干。
综上所述: 以上有三种具体措施对水蛭进行加工处理
”
1、品种问题:人工养殖的水蛭品种大多为金线蛭,而且只有宽体金线蛭比较适合养殖,在引种时要加以鉴别。
2、苗种问题:部分苗种销售单位以及个体户会将收益较差的苗种当成优质的种苗(或冒充经过提纯的良种)进行出售,使得养殖户遭受严重损失。
3、规格问题:体重为15克以内的水蛭不能引种,6月份之后也不能引种,避免引进幼蛭。
投喂饵料的时间应固定,使水蛭养殖养成按时进食的习惯,以利于消化和生长。—般情况下上午9点左右和下午5点左右较为合适。冬季应在日光温室中饲养的,最好是在中午投喂。
每天投喂的饲料数量要相对固定。日投喂量可掌握在际存栏重量的1%,根据水蛭采食情况与天气变化 ,水温、水质的情况,坚持定量投喂,迫反手苹握,如发饲料有剩余,则应减少投喂量。水蛭巨日摄食量一般为勾其5 左右,不可投喂过多,以免水蛭吃得过饱而死可根据实际情况三灵活掌握
可以去中国水蛭网上看到更多水蛭知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5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