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发生糊肛,我相信养殖户在头一个星期的饲养过程中大部分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虽然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不能够及时的治疗或者处理不当的话,容易导致鸡生长速度缓慢,生长周期延长,降低其成活率。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雏鸡糊肛的原因,雏鸡糊肛怎么办:
1、吃料方面(单纯性消化不良)
这方面是雏鸡糊肛主要的原因,比较常见,小鸡消化功能不是很完善,消化的食物较小,如果在这个阶段饲喂高蛋白含量的饲料或者较晚开食的话,容易导致小鸡糊肛。
2、饮水方面(脱水后暴饮)
由于长途运输或初饮过迟,雏鸡脱水而引起血液浓缩,导致肾脏苍白肿大,尿酸盐沉积。此时如果大量补充了不含电解质的常水,雏鸡就会因高渗水而发生腹泻,排出粘液状的白色稀粪,粪便黏着于肛周绒毛引起“糊肛”,严重者发生水中毒引起急性死亡。
3、管理不当(应激)
刚出壳的雏鸡由于自身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的环境反应十分敏感,当外界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时,不能有效调整自己的体温,加之免疫力低下,而引起消化系统症状,排出的粪便稀稠不一,引起糊肛。
4、补的不对(饮水中糖分含量高)
为了防止雏鸡因失水而影响生理活动,通常在初饮水中添加葡萄糖、维生素和抗生素,由于饮水中的葡萄糖的浓度较高或饮用时间较长,引起肠道内容物粘性增加,排除的粪便粘在肛门周围,造成“糊肛”。
一、雏鸡糊肛的预防措施:
1、及时开水:
雏鸡出壳后的次饮水称为开水。及时开水有助于雏鸡对其腹腔内剩余蛋黄的吸收。如果雏鸡出壳后48小时不能开水,发生糊肛的雏鸡就会明显增多。通常应在其出壳后15~24小时内开水。开水时连续2~3天饮用5~8%的糖水,不仅可以预防糊肛,而且可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
2、适时开食:
雏鸡出壳后次喂食称为开食。试验证明,雏鸡开食的时间以出壳后24小时左右为好,迟不得超过36小时。同时,应保证所有的雏鸡在2天内全部学会吃食,促进雏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糊肛,不饲喂高蛋白日粮,因雏鸡出壳后,其腹腔内尚有6~9克蛋黄没有被吸收完,蛋黄的营养价值很高,完全可以作为雏鸡的营养来源,加上这时雏鸡的消化机能不健全,各种消化酶的酶解能力还很弱,高蛋白的日粮不能被充分地消化吸收,极易发生糊肛。因此,雏鸡出壳后的前几天不要喂加有鱼粉和鸡蛋等的高蛋白饲料,第1天可用泡软的小米或玉米碎渣开食;第2天在配合饲料内添加1/2玉米碎渣;第3天则只需添加1/3玉米碎渣,以后改喂全价配合饲料。
3、温度适宜:
育雏期一定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天内的温度变化差不得超过1.5℃,以利于雏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糊肛。
二、雏鸡糊肛的治疗措施:
1、日粮中添加抗菌素类;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抗菌素类药物,可有效的预防雏鸡糊肛。就是所谓的开口药,尽量选择头孢类对雏鸡刺激性小的药物。
2、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在日粮尤其是含有大麦或小麦的日粮中添加0.2~0.3%的复合酶或食母生,以降低饲料的黏性,促进雏鸡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雏鸡糊肛的原因不一样,针对的方法也不一样,首先要从饲养管理来着手,改变自己饲养管理上的漏洞,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糊肛的发生。以上就是雏鸡糊肛的原因,雏鸡糊肛怎么办的具体内容,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4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