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毒支原体感染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以呼吸道临床症状为主症的慢性呼吸道病,以咳嗽、流鼻液、呼吸音和张口呼吸为特征。该病一般发展缓慢,病程较长,成年鸡因隐性感染而长期带毒、排毒。鸡毒支原体感染在世界各国广泛分布,幼龄鸡感染后生长不良,成年蛋鸡生产性能降低,肉鸡感染后因发生气囊炎,其酮体品质下降、废弃率增加,发病鸡群用药量较大,一旦感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鸡生产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有关鸡毒支原体的感染方面,以及它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一)流行病学
鸡毒支原体感染的易感动物是鸡和火鸡,4~8周龄的尤为易感,纯种鸡较杂种鸡更易感。发病鸡和隐性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是本病的传播方式。呼吸道和眼结膜是该病原的主要侵入途径。病原体存在于病鸡咳嗽、喷嚏的飞沫和尘埃中,污染饮水、饲料、用具、空气等后经呼吸道传染。该病可在种群中代代相传,种蛋传播率可变性较大,有的可高达50%,有的可低至0.5%。在被感染的公鸡精液中也发现有病原体的存在,配种也能传播该病。
该病在新发病鸡群中传播加快,发病的严重程度与饲养管理有极大关系,如饲养密度大、卫生较差、温度变化明显、通风不良、缺乏维生素、各日龄段的鸡混养等均能导致发病严重,死亡率增加。发生本病时还易继发或并发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鼻炎和大肠杆菌病等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寒冷的季节流行范围较大,成年鸡主要为散发。
(二)临床症状
幼龄鸡表现为流鼻液,频频甩头、打喷嚏、咳嗽,有的病例见有窦炎、结膜炎和气囊炎。严重病例可见喘气,咳嗽加重,伴有呼吸道音。发病后期可见“金鱼眼”,病鸡失明。成年鸡死亡率较低,幼龄鸡在没有并发症的情况下病死率也低。
产蛋鸡表现为产蛋量下降,种蛋孵化率降低,孵出的雏鸡抗病力低。如继发感染大肠杆菌,还可出现腹泻和厌食等症状,淘汰率增加。火鸡常表现为窦炎,有的呼吸系统症状较为明显,病程长短不一,数周或数月。雏鸡主要为气囊炎。
(一)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可做出初步诊断。但进一步确诊可以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具有迅速诊断的特点,在临床上作为鸡毒支原体病的辅助诊断方法较为常用。血清平板凝集试验用于检测血清中的抗体,具有快速、方便、敏感、易操作等优点,但也具有非特异性反应和交叉反应、假阳性的缺点;血凝抑制试验具有特异性强、结果准确的优点,其缺点是敏感性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其优点是不仅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还可以检测卵,同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异性。
(二)防治
有些抗生素对本病有一定效果。如泰妙菌素、泰乐菌素、大观霉素和红霉素等。使用抗生素治疗本病时,应交替使用并适当延长给药时间,避免停药后复发的现象。
预防本病主要措施是建立无支原体病的种鸡群。尤其是种鸡场,必须支原体感染阴性群引种。一般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接种灭活疫苗、收集种蛋前的连续用药、药浴种蛋等方法也可以起到控制鸡毒支原体病传播机率。种鸡场通过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雏鸡,阴性者留为种用。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讲的鸡毒支原体感染,以及诊断与防治了,饲养者平时要注意观察鸡群的反应,在确定为健康的鸡群后,要加强常规饲养管理。并且定期给鸡群进行血清学检测,保证鸡群持续处于阴性状态,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3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