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羊的条件和流程
羊养殖技术
牛羊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羊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羊养殖技术和方法
养殖羊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1、建造养殖场地
(1)需要在交通便利、地势高燥且开阔、周围有优质草源、通风性以及排水性均好的地方建造养羊场,同时要求养羊场应远离化工厂与农药厂,避免造成污染。
(2)在养殖场中,应根据羊的种类来划分出不同的羊舍,一般可以建造公羊舍、母羊舍、羔羊舍、病羊舍等羊舍,要求羊舍有良好的通风性、采光性以及保暖性。
2、选择品种
(1)为了保证养殖质量,需要挑选体型健壮、反应灵敏、眼中有神、毛发顺滑的优质羊品种。
(2)不建议挑选体质瘦弱、反应迟钝的羊,因此这种羊通常不太容易养活。
3、投喂食物
(1)粗饲料
①青干草:如果给羊投喂青干草,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3-4%。
②干草料:如果给羊投喂干草料,那么每天喂食量一般为羊体重的1-2%。
(2)精饲料
①羔羊:针对20-30日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50-70g;针对1-2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100-150g;针对2-3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00g;针对3-4月龄的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250g。
②公羊:针对没有在配种期间的公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5kg,并分成2次进行投喂,而在配种期间,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8-1kg,并分成3次进行投喂。
③母羊:针对空怀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3-0.4kg;针对妊娠前期的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4kg;针对妊娠后期的母羊,一般每天可以投喂精料0.5kg。
4、驱虫
(1)驱虫时间
①羔羊:一般在50日龄进行第1次驱虫,在90日龄的时候进行第2次驱虫,此后每隔3个月再驱虫1次。
②种公羊:一般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进行驱虫,即1年驱虫2次。需注意,每次驱虫10天之后应再补驱1次。
③母羊:一般可以在配种前25天驱虫1次,间隔7天再驱虫1次。需注意,如果母羊已经怀孕了,那么可以暂时不进行驱虫,可以在它分娩后约20天再进行驱虫。
④育成羊:一般1年需要驱虫2次,在春季3-4月的时候进行第一次驱虫,10天之后再驱虫1次,进入秋季9-10月之后进行第二次驱虫,10天后再驱1次。需注意,针对部分寄生虫虫害严重地区,一般可以在6-7月增加1次驱虫。
(2)驱虫药物
①一般搭配使用丙硫咪唑片与阿维菌素片的驱虫效果良好,不过每隔15天就要轮换1次。
②通常可以在早上6-7点、羊处于空腹状态时进行驱虫,用量为每10kg体重用1片药,而且在喂药的6小时以内应禁止投喂食物。
5、日常管理
(1)及时把羊舍中的粪便清理干净,避免细菌滋生,针对羊舍、运动场中的杂物也需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影响羊的活动,平时每隔15天或者30天,便需要对羊舍进行1次消毒工作,保证羊舍的干净卫生。
(2)每次投喂完毕后,需要及时把食槽中的残余饲料清理掉,避免羊吃掉霉变的饲料,然后影响自身的生长,而且每隔15天左右便需要对食槽、水槽进行1次消毒工作,保证食槽和水槽的干净。
(3)为羊群提供充足的饮水,不能够为它提供脏水,在炎热的夏天应适当的增加饮水次数,建议让羊群自由饮水,而进入寒冷的冬季之后,以饮用温水为宜,不可为它提供冰渣水。
(4)平时需要观察羊群的情况,查看它们采食量、粪便、反刍等情况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不正常,便需要立即对症治疗,尤其是对于临产母羊更要仔细一些,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养羊的场所一般需要距离居民住宅500m以上,因为在养殖羊群的时候,羊群通常会排出大量的排泄物,从而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并滋生疫病,所以才要求养殖场应和居民住宅500m以上的距离,避免疾病传播。
一、品种选育
1、选择体型好、生长见效快、适应抗病力强、繁殖产仔率高、肉质好的品种留作种用。
2、各地要因地制宜,不宜盲目选育引种。
二、配种管理
1、定期从外面引進种公羊,促进品种改良升级换代。
2、对留作种用的公、母羊编号存档。
3、对各个种羊的配种时间、配种方式、产羔情况等记录存档。有计划地控制繁育交配,防止过度近亲繁殖,影响收益。
三、饲养规模
1、根据自我的财力、人员配置、草料贮备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10-50头母羊为宜。
2、建议由小到大逐渐学习進步,切忌好大喜功急于求成!
四、饲养密度
1、羊為反刍动物,平时大量时间用于采食与反刍。
2、羊舍要设置足够的饲槽与活动空间。大致活动空间2、5平方米/只。
3、羊舍要铺设竹垫子。
五、饲草贮备
1、羊以粗饲为主、精饲为辅的饲养方式。
2、饲草贮备上规模户要赶早,在饲草量大的季节多贮备新鲜饲草:花生秧、黑麦草、苜蓿草等。有条件的可青贮保存,以防冬季雪天缺料。
六、防治疫病
1、建议防重于治,贵在防疫保健。
2、常见病:羔羊痢疾、线虫、羊虱、链球菌病、传染性脓疱等。
1、养殖场的选择:地势尽量平缓,海拔高一些较好,通风性要好且不能在上风口,最好背靠山坡或背靠风口。
2、饲料选择:饲料应根据生长情况进行调整,不要长期喂养单一的饲料,饲料营养一定要全面,喂养时还可以多添加一点营养微量元素。
3、卫生管理:牛羊舍要定期消毒,2-3天清理一次粪便,还需定期对牛羊进行体检。
养羊要选择体型健壮、眼睛有神的品种,并且在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场地使用木材搭建圈舍,然后将羊赶入其中,养殖过程中要每年为羊进行一次药浴,提高其免疫力,并每天清理一次圈舍,保证环境的干净卫生。
1、选择品种
养羊要注意品种的选择。首先要观察体型,选择体型健壮、眼睛有神、反应灵敏的品种进行养殖,其次可以观察毛发,选择毛发顺滑干净、进食量大的品种进行养殖,从而提高羊的存活率。
2、提供食物
羊属于食草动物,在春夏季节可以将其放入山坡、林地中,让羊自由觅食,而秋冬季节草源减少的情况下,要将羊圈在圈舍中,并向圈舍中心吊挂一捆青草或者瓜藤,或者向圈舍中安放食槽,并每天向食槽中倒入青储饲料。
3、疾病预防
羊是一种娇弱的动物,免疫力较低,养羊时要在每年的夏季为其修剪一次毛发,避免羊出现中暑的现象,在剪毛后可以为羊提供一次药浴,提高其免疫力,在春秋季节还要给羊提供驱虫的药剂。
4、清理圈舍
羊比较爱干净,喜欢生长在干燥温暖的环境中,养殖时要为羊每天打扫一次圈舍,并将食槽中的食物残渣清理干净,保持环境的卫生,还要对食槽进行消毒处理,避免羊食用变质食物而生病。
1、充分利用夏秋牧草茂盛季节育肥肉羊,夏秋季节是一年中牧灌木林饲料最丰富、营养价值最高的季节。育肥羊就要抓住机会,使羊吃饱。每天早晨8点左右出牧,11点左右收牧休息,避开炎热中午蚊蝇活动高峰对羊的侵袭,下午2点左右出牧,晚上8点左右收牧,即“早出晚归,中午休息”,每天吃三个饱。
2、控制山羊的活动范围,山羊活动量大要多消耗营养,用于长肉的养分减少,羊增重就比较少,因此要控制羊放牧时的活动范围和放牧速度,让每天采食的营养物质更多地转化为羊肉,否则“羊跑一趟,一天白放”。
3、山羊必须放牧养殖,如果圈舍养殖必须有活动场地,山羊的世世代代都是以放牧为主,放牧养殖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如疥癣病是由疥螨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在圈舍养殖并且潮湿情况下传染最广,顽固难治,而且不容易患蹄病。
4、给山羊定期驱虫健胃,农村养殖山羊就是没有给羊驱虫,增重缓慢,所以说有的赚大钱,有的亏本,这是主要原因。羊消化道内的寄生虫就有60多种,基本所有的羊都感染寄生虫,造成育肥羊只吃不长,因此,养殖山羊必须定期驱虫,然后健胃。
5、培养领头羊,这是山羊放牧中不可缺少的,山羊有合群性,一切行动都是随头羊而行动,培养训练头羊非常重要,能够在放牧上带来许多便利。
6、加强母羊配种前的饲养,提高母羊怀孕率。山羊是在春、秋两个季节发情配种,在配种前每只母羊每天可补精饲料250克,这样能使母羊短期内增膘变壮,才能提高发情期的受胎率,只有母羊都怀孕产羔,才能产生收入。
7、给山羊建楼圈,不能在低洼潮湿的地方建羊舍。
养羊的方法
1、选择良种。养羊户应选择长势快、繁殖力强、抗病力强的优良肉羊品种,如果养殖绵羊可以选择杜泊羊或萨福克羊作父本品种、小尾寒羊或湖羊做母本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商品羊,如果养殖山羊则可以选择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等及其杂交羊。
2、避免近亲。不少养羊小户由于种公羊少或分群不合理等,往往容易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所繁羔羊会出现品种退化、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等问题,养羊户应尽可能避免这一问题才可以,一般2~3年便要更换一次种公羊。
3、加强管理。每天及时将羊舍内的粪污清理干净,开窗通风降低羊舍内的湿度和有毒有害气体,定期进行消毒。羊群应保持适量的活动空间和运动量,特别是怀孕母羊更应该加强运动。冬季做好保温措施,夏季则要做好降温措施以及防蚊灭蝇工作。
4、营养供给。根据羊的品种、大小及用途等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比方案和喂法喂量,使日粮供给可以满足羊的生产与生长所需。此外还可以每周放牧1~2次,这样对增强羊只体质和饲料多元化有较大的帮助。
5、防疫驱虫。把羊养好不一定治病本领有多高超,只需要让羊不生病便可以了,这便要求我们对羊群做好防疫与驱虫工作。事先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防疫驱虫计划,按照防疫驱虫程序定期给羊群注射三联四防疫苗、羊痘疫苗、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羊口蹄疫疫苗以及小反刍兽疫疫苗等,并于春秋两季至少进行2次驱虫。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02654.html